要搞清楚它们之间有何区别,还得先从柑、橘(桔)讲起。
首先,描述特定水果时,“桔”=“橘”。
最初,“桔”与“橘”本义、读音皆不同,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“橘”是水果,而“桔”是草药,读作“jié”。
后经历史演变,慢慢地使用“桔”代替了“橘”,《现汉汉语词典》(第5版)中便有注明,“桔”在读 jú时是“橘”的俗体。“俗体”是说这个字主要在民间被用来表示“橘”。因此,“桔子”其实说的就是“橘子”。
其次,“柑”≠“桔”。
1-分类上不同
“柑桔”常常连在一起被人提及,让人产生“柑”就是“桔”的错觉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:“柑”和“桔”在植物分类学上其实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。
常见的柑:新会柑 、肇庆皇帝柑、潮州柑、以及周边的广西柑、珠海柑等。
常见的桔子有:砂糖桔、蜜桔、贡橘、冰糖橘、南丰橘等。
2-特征不同
柑、桔除皮色相似外,其他皆有所不同。
柑:果实较大,近于球形。未成熟的柑皮呈青色,稍成熟的则显黄色、橙黄色或橙红色。果皮粗厚,约2.2mm,海绵层厚,质松,剥皮稍难。种子呈卵形,耐储藏。
桔:果实较小,常为扁圆形。皮色青色、橙红、朱红或橙黄。果皮薄而宽松,约1.1mm海绵层薄,质韧,容易剥离。种子呈尖细状,不耐储藏。
所以说,柑和桔是两种不同的果实。柑,素来以皮为贵,药用价值高,且越陈越好,果肉就不受宠了,常常被丢掉。而桔则相反,受欢迎的往往是果肉,桔皮一般被丢弃。


同样是柑,为什么只有新会柑和普洱熟茶的结合被市场认可?
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,肇庆的皇帝柑,潮汕地区的潮州柑,以及周边的广西柑、珠海柑等,每年也都会制成陈皮、柑普茶销往全国各地,然而由于地理环境、气候、水分及土壤等条件不同,总体品质与新会的差距不小。
新会柑园,优越地理位置
新会柑柑皮药用价值最高,因而成本也较高,且随着年份的增加,陈放越久价值越高。
即使是同样在新会,由于地域性差异及品种差异,新会柑的品质与价格也有所不同,越是核心产区的柑品质和价格越高,而圈枝柑又要优于驳枝柑。


16年柑普茶大火之后,各方势力纷纷入局柑普茶行业,由于新会柑产量有限,正宗柑源供不应求,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广西、湖南、福建等地种植的“柑皮”冒充新会柑皮被大量制成柑普茶,长期的市场验证发现,它们的滋味、融合度、保健功效等远没有新会柑的好,难以被市场认可。可以说,只有新会柑与熟茶的结合才是正宗地道的,也是口感及融合度最完美的。
润元昌自进入柑普茶领域,坚持采用春茶发酵的熟茶+新会核心产区柑皮原料制茶的配置,更在新会成立3家现代化柑普茶加工工厂,专业的柑普茶加工技术,保证柑茶融合协调,正宗地道的柑普茶口碑深入人心。